方风雷:从“插队青年”到“投资奇才”,成功不是一时偶然 ...
方风雷是参加一次调研活动时,机缘巧合被河南省官员看中的。在河南工作期间,方风雷凭借着自己吃苦的精神博得了领导赏识,被委以重任;1985年时,方风雷担任了河南省外贸总公司总经理,并同时兼任河南省经贸委委员,参与了中国第一个期货交易所郑州农产品期货交易所的方案设计和早期筹备。这也在悄然之间为方风雷之后的投行之路奠定了坚实的地基,与其说是冥冥之中自有天意,倒不如说是方风雷一直明确自己的目标,每走一步,都是坚定且用力的。1992年,在美国求学奋斗的方风雷学成归来,以中国管理科学院市场所副所长的身份,在海南省主持策划了中国第一个不动产证券化产品三亚地产投资券,并为海南人民银行起草了《地产投资券管理办法》。1993年,方风雷又参与筹建了中国首家中外合资投资银行中国国际金融公司,并出任中国国际金融有限公司副总裁,也是从那时起,他开始成为一名真正的投资银行家。在其投资银行生涯中,他曾领导及参与了多项大型资本市场项目,包括中国电信收购香港电讯、中国移动在香港上市、中国石油海外上市,以及中国联通、中石化、宝钢等企业的重组上市,还有中国海洋石油在纽约和香港同时上市等项目。有媒体评论说,方风雷成功的经验之一是十分懂得高位蓄水,他一路走来虽然十分辛苦,但并不是一味地埋头傻干他深知事业道路想要发展,就一定要积累经验和人脉,随时随地都会跟身边的高人学习,汲取养分。1999年9月,志在必得的中海油赴美上市,结果在投资者对其海上石油专营权的诘问中功败垂成。方风雷作为好友安慰中海油总经理卫留成,任何人做任何事,想要做得成功都要先做好心理准备迎接失败,大不了就重头再来。也许正是这样,早年经历了风风雨雨,挫折逆境的方风雷清楚地明白,成功绝非易事,需要坚定地信念和非常明确绝不更改的目标。这是方风雷的人生又一大哲学做什么事情都要懂得去结交一些可以交心的朋友,因为我们都太渺小,仅凭一人之力别说成功,可能连生存都会很艰难,每个人都不能是遗世而独立的。人际关系的重要性可以说是体现在生活与工作的方方面面之中。那要回到1992年冬天的时候,方风雷趁在特拉华州参加弟弟婚礼的机会,通过经济学家刘国光,见到了时任世界银行北京代表处首席代表林重庚。这一点也印证了之前方风雷所提倡的那样,人脉的累积,总是会在关键的时刻发挥它的作用。1993年年底,林重庚向国内递交了一份关于申请成立中外合资投资机构的报告。很快,方风雷北上参与中金公司筹备工作。最初的时候,外方合作伙伴考虑高盛,但高盛执意于独资,于是摩根士丹利成为最终的选择。前华尔街日报驻中国记者麦健陆在他的《十亿消费者》一书中这样写道,摩根方面和中金公司的海归银行家们曾一度看不起方风雷,认为他就是一个对金融交易和资本市场一窍不通的乡巴佬。用不了多久他们就明白其实他是精通中国商业作风的大师,而他们自己对这种作风一无所知。这些银行家们受到的是带有西方商业特点的做事直截了当的培训。而后他们发现自己跟着方风雷和潜在客户坐在一起,吞云吐雾一直到很晚。方风雷知道怎么样才能让客户袒露心声,告诉他什么是他们担心的,什么是他们喜欢的。他知道这些人在不同的职业阶段需要做不同的事。客户认同方风雷,信任方风雷。果不其然,1997年10月中国移动首次公开发行,在香港联合交易所和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发行27.7亿股,融资42.2亿美元。中金是联席全球协调人、联席主经办人、联席保荐人。这是截至当时亚洲除日本之外的最大规模的IPO,外界媒体大方赞扬:整个沟通过程可以写一本书,但是方风雷在5个月时间里沟通好了一切。此后的方风雷几乎是一战成名后便所向披靡,2000年4月的中国石油,6月的中国联通,10月的中国石化,2000年4月新浪网首次公开发行,中金公司都是当然的不二人选,而方风雷是这些交易中唯一真正的创造者。这次风波过去后,方风雷又一次有了影响至今的大动作,那就是2007年厚朴基金完成25亿美元募集,尽管海外市道不景气,但此次认购仍十分踊跃,其中包括新加坡淡马锡控股公司、高盛、壳牌退休基金等知名海外机构投资者。方风雷仍然担任高盛高华董事长,但他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了厚朴身上。英蓝国际17、18层的高盛高华,方风雷已不再频繁光顾,随后,方风雷把以繁体字篆刻的厚朴二字挂在了二层不大的办公区,这个LOGO可以说算是相当的低调而质朴。在成立厚朴基金的同时,方风雷致力筹建百亿规模人民币股权基金,但由于国内政策限制以及观念等种种因素,厚朴基金还是率先成立。国内一家大型券商董事长说:国内大部分资金都集中在国企手里,谁也不放心交给私人管理,再者说凭什么把钱让他们几个赚啊?而且,给谁不给谁都说不清楚。无独有偶,遭遇质疑的也不止方风雷一个,渤海产业基金因为同样的原因,也没有募集到预想的资金规模,国内只有社保基金给鼎晖和弘毅投资。成立私募股权基金,本来是方风雷完善国内市场交易结构想法的延续,但是现在由于拿的是外资,外资进出国内市场不仅受管制,换汇也会增加成本,因此方风雷的厚朴基金更多的是在H股市场上运作,操作空间有限,而且偏离了之前的计划。但方风雷显然不会就此放弃。虽然不断有人质疑方风雷以低于二级市场价格的4.2港元买下建设银行股权,方风雷还是固执地并不替自己解释过多。对于方风雷来说,自己做的所有事情,都经过政府批准并严格遵守商业规则。他坚信,在更远的将来,自己做的事情对中国经济究竟有没有利,时间会给出答案。看了这么多方风雷的传奇经历,不管是他早年的曲折经历,还是后来不认输的方风雷凭借努力一步步出人头地,或者是他一路来的做人之道,人生工作哲学,想必都给了我们一些不一样的触动。再看厚朴自成立以来,行事十分低调,相比中金屡创佳绩的辉煌,厚朴显然平静很多,不过2010年初,其耗资50多亿元拿下中行股份,已是先声夺人,此后不久再牵头全数收下500多亿元的建行股份,更是全城惊愕。的确,不管外界如何评论,恐怕不是当事人的我们很难摸清当局者的套路,那么,既然厚朴是否会一如既往的低调下去、在它偶尔惊人之举的背后又有着怎样的内涵这一切,我们都不得而知,那就让我们且行且看,耐心地期待下一次惊艳的到来吧!l你看巴非特所有的投资原则,其实有一句话大家都没听懂,就是不熟不做。他投资可口可乐、刮胡刀,就是他熟悉这个行业,熟悉这个公司,熟悉这个人。
栏目导航
- 永利娱乐网址
推荐产品
联系我们
- 电话:
- 手机:
- 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