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之:德国右翼排外势力合流
忙于报道组阁困局的德国舆论,只以很小篇幅对此作了报道,但这其实是德国极右政党和极右运动的首次公开合流,不可小觑。从此,坐于“高堂”(联邦议会)的“选项党”与流于“江湖”(民间运动)的“培己大”将不再避讳彼此间千丝万缕的联系,终于撕掉了那块至今为止裹在两者之间的“遮羞布”。“PEGIDA”名称的后半部分为“反对西方伊斯兰化”,这么一看,前面的那些疑惑就迎刃而解了。很明显,这里的“欧洲人”并非指全体持有欧洲国家护照的公民,而是宗教、人种和政治意义上的“欧洲人”。另外,“爱国的欧洲人”这个说法带有明显的心理暗示,即,你若热爱欧洲,就旗帜鲜明地反对西方正在经历的伊斯兰化;你若反对西方的伊斯兰化,就是热爱欧洲的一种表现。东德当时实行的也是“单位所有制”,这些外籍工人统统被安排在所在工厂的宿舍里居住,与当地社会的交集不多。他们的来源国是清一色的社会主义国家,与伊斯兰信仰沾边最多的也就是当时的也门民主共和国。因此,与这些外籍“合同工”有关的宗教因素比较淡化。(二)两德统一后,基础积弱和发展缓慢的东德地区社会一度矛盾层出不穷。虽然一部分人在西德地区获得了新生,但大部分原住民感到自己沦落成二等公民,对现状的不满和对前途的担忧使他们开始怀旧,进而把沮丧和低落的情绪发泄到更弱的“弱势群体”——外国人身上。而生活在那里的外国人因为人数较少,难以形成群体,势单力薄,所以容易成为右翼势力攻击的目标。那时,东德人涉及政府的言行需要谨言慎行,在“排外”方面需要忌惮的并不多,舆论对极右思潮也没有形成有效的“防火墙”。
栏目导航
- 永利平台
推荐产品
联系我们
- 电话:
- 手机:
- 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