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迪问习近平:能否讲一讲中国的“新时代”
6月份,青岛上合峰会,莫迪总理会如约而至。也就是说,才一个多月,他又会到中国。别说中印关系史上,就是放眼世界上的双边关系,这样的频率也不多吧。习近平主席说:“有没有”的问题一代代地去解决,经历了一个台阶、一个台阶排浪式消费的过程,先是解决自行车、缝纫机的问题,然后是电视机、电冰箱的问题,再是解决房子、小汽车等问题,现在逐渐进入个性化、多样化、小批量的需求阶段。这就需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见到莫迪的前一天,在湖北省考察的习近平总书记去了武汉青山区,调研棚户区改造。他认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城市中不能一边是高楼大厦,一边是脏乱差的棚户区。习近平主席给莫迪介绍时,说了两条,一条是中国的城镇化率。另一个,他专门讲到了中国的政策考虑,不能让进城务工人员走上不归路,要给他们在农村留条后路,一旦在城里待不下去了,还能回到农村。他着重强调,决不能使中国出现贫民窟!东湖,毛主席曾将这里称之为“白云黄鹤的地方”,他先后在此接见来自64个国家的94批外宾,可以说,这是一个影响历史走向的地方。湖边品茶时,品了两种产自湖北的茶,一种利川红茶、一种恩施玉露。习近平谈起,宜昌的一种茶和印度还有合作。从经贸往来到文化交流,中印之间的交往追溯久远、愈发密切。是视为竞争对手还是合作伙伴,是挑战还是机遇?是相互猜忌还是包容理解?这三个选择题,他不仅给出中国答案,还给出解题过程,讲了中国发展的战略选择。